有許多朋友們在問, 有漏斗胸, 最適宜的手術年紀是多大? 本來早就想整理出來, 但一直找不出時間, 再說這個問題沒有一定的標準, 得多費心解說才行. 今晚才忙完了些臨床工作, 精神正旺著, 正好可以整理如下:
凹胸最大的問題是心肺的壓迫及外觀的問題, 有些理論是說肋骨或肋軟骨不成比例地增長, 而將胸骨向內頂, 也有些理論認為是橫膈膜短縮, 將胸壁向內拉而引起; 但單純的兩種理論都不能完全解釋漏斗胸的許多變異現象. 雖然可以分成深谷狀, 淺碟狀, 漏斗狀等等, 但仍有許多類形無法歸類, 程度上也因人而異, 幾乎沒有兩個人的漏斗胸是一樣的,
但有些基本的機轉卻大致相同, 那就是: 因凹陷的前胸壁將心肺壓迫著, 肺在胸腔中以橫膈膜與腹腔相隔. 因胸凹陷, 胸腔容量減少, 橫膈膜向下, 使肺部變得狹長, 造成呼吸的問題; 心臟心受到壓迫, 無法維持在胸骨與脊椎間的中膈位置, 而被推向一側(因本來心臟就向左旋, 所以受壓迫後, 大多是被推向左側), 而 造成胸壁兩側不平衡, 進而形成脊柱側曲; 向下的橫膈膜連著心包膜, 同時也會將心臟向下移位. 這些變化會隨著時間進行, 所以不論是外觀或功能, 都可能隨著時間推移而變差.
人在出生後, 肺仍在持續發育及生長, 肺泡在一歲半其至兩歲前仍會持續增加數目, 但隨著年齡生長會減緩, 所以在一歲之前就早期矯正漏斗胸, 在理論上對肺部的發育最有幫助.
也就是說, 漏斗胸應儘早治療, 在以往, 採用傳統(切除肋軟骨及胸骨折斷)手術時, 只要是兒童能承受,是越早越好, 但在納式手術, 因要有彈性適中的肋骨支撐起矯正板, 則要考慮到太早(肋骨太軟, 不易撐起)或太慢(肋骨太硬, 不易抬高)治療可能外觀效果會較差; . 一般來說, 納式手術以4歲至12歲間治療, 外觀的效果最好, 但對較嚴重且心肺壓迫明顯的病例, 則應優先考慮到減緩心肺的壓迫, 儘早治療. 外觀不理想處, 可以日後(4歲後)再次手術調整胸形.
40歲以上的病患, 手術也會有幫助, 但效果不如兒童, 同時也有可能要用到兩條以上的矯正器.
留言列表